12月初的阳江,寒意乍起,在阳春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30名学员正在培训班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挖掘机实操技能。“这是以前我们不敢去想的好事情,所以都特别认真学,不想浪费了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学员小杨表示,该培训班的学员都是阳春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阳春市人社局的牵头组织下,当地引进了一家挖掘机培训企业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免费开展了此次培训。
阳江阳春市人社局副局长黄基策告诉新快报记者,近年来,人社局一直通过种种培训来提高贫困户的就业技能,变“输血”为“造血”,帮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其务工或创业之路打好基础,从而增加家庭收入。
此前,针对当地贫困户开展的就业培训主要是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而想要好的就业,就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去开展培训。”经过市场调查与研究,黄基策发现基建类项目技能应用广泛,而且广东省的挖掘机操作人员用工缺口比较大,尤其是技术好的操作机手相当紧缺,于是便有了这一期面向当地贫困户的挖掘机培训班。
不过,要开培训班,除了要有学员外,还得有老师、场地、资金以及挖掘机。据了解,广东省培训挖掘机操作技能的机构并不多,培训费用也不便宜。未解决这样一些问题,阳春市人社局联系了来自珠海的对口帮扶单位,最终在省、市相关单位的多方协调下,成功引进了一家挖掘机培训机构,同时从阳江市调配了4台不同大小、不相同的型号的挖掘机到阳春工业园内,以便学员们能够掌握更多类型的机器。
11月10日,该培训班正式开班,共有30名有意愿从事工程机械操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免费培训。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学员们已能够自行完成操作任务。据了解,培训课程还没结束时,就有多个企业前来考察,不少学员还没毕业就已经被老板看中并预约招聘。
黄基策表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接下来还计划开办第二、第三期挖掘机培训,让更多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除了创新地面向贫困户开办挖掘机培训班外,阳春市人社局还结合阳春特色,加强整体规划,扎实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为快速推进“粤菜师傅”和“南粤家政”工程,助力乡村振兴,阳春市人社局多次举办“送教上门,送培训下乡”的人才教育培训活动,同时举办各种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就业。前段时间,阳春市还组织了21名贫困劳动力赴珠海参加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为期30天的技能培训,建立了与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培训与劳务合作机制。
此外,结合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人社局实施技能扶贫专项帮扶培训计划,对参加三大工程专项帮扶培训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按每人每天50元,全年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补贴。据了解,截止至今年11月,阳春市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607人次,其中开展贫困劳动技能帮扶培训2809人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206.619万元,发放贫困劳动力生活补贴4.85万元,发放专项帮扶培训补贴22.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