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气温骤降,雪花纷飞。为了确认和保证航班安全起飞,航班在清晨起飞之前增加了一道步骤,就是进行除霜作业。12月7日是国际民航日,记者受山西航产集团之邀,来到太原机场,深入了解除冰师如何给飞机去除“一身冰霜”。
最早的航班在5时30分左右离港。提前半个小时,加油车、清水车、送餐车等各种特种车辆就已穿梭在机坪上,给即将出发的飞机补充各种物资。
田金旺是山西航产集团机务工程技术分公司的航线主管。他和同事们早早地整装待发,等待给飞机进行“热水澡”,去除冰霜或积雪。
这项工作只有在北方入冬后才会进行,并持续到次年的春天。田金旺笑着说:“平时很少有人注意除冰车,只有在寒冷的几个月里,他们才能大显身手。”
他解释说,有些飞机需要在机场过夜。当温度过低时,次日飞机的表面会形成厚冰层。如果不去除,就会改变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形状,极度影响飞行安全。尤其机身翼、襟翼、尾翼和起落架等地方绝不能有霜、雪、冰。
说着,田金旺坐上除冰车,来到跑道旁边,与另一辆除冰车并排停靠。对面还有两辆除冰车。四辆车排成一个“门”字。
除冰车上有一个可以升降的操作箱,能够升至三层楼高。冰霜员站在里面,手持高压喷枪,喷洒除冰液到飞机的机翼和尾翼上,就像给飞机洗“热水澡”。喷洒的地方,冰霜瞬间消融,混合着除冰液一起流下来。因为喷力很大,除冰液喷向飞机的瞬间,会在飞机周围形成一片白色的喷雾,场景非常壮观。
“在温度过低的时候,为避免低温液体再次结冰,除冰液用完后还需要喷洒一层特制的防冰液。”田金旺一边说,一边切换喷洒模式。
5分钟后,这架长36米的飞机彻底去除冰霜工作完成了。在降雪的情况下,除霜工作更加复杂。
田金旺介绍,清雪除霜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讲究。特别是下雪时,不能“乱喷一气”,不能把喷洒物喷到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起落架、空速管、静压孔、机轮等位置。如果喷到起落架上,会影响刹车性能,很危险。只能用热风枪手动吹除雪,再使用布擦拭。
为了提高效率,除冰员们还做了一些改进,增设了热循环除冰装置。它的外形看起来像一个可移动的大型吹风机。一端连接了飞机的空调出风口,另一端可以高效吹化雪。这样,就不需要外接电源,实现了空调热能的再利用。
山西航产机务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机坪空旷,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要干好机坪的工作,需要耐受冷热。”
接下来,记者进入飞行管理部场务队的车库,里面停放着各种特种车辆。每一种车都有其特殊用途,只要降雪就会派上用场。
太原机场的跑道长3600米,宽75米,面积相当于38个标准足球场。普通的除雪设备根本没办法应付。雪后,热吹车、清雪车、冷吹车、洒布车等设备充分的发挥作用。
车库中央停放着一辆体积非常庞大的车辆,它的长度与公交车相当。这是热吹车,是跑道除雪的“秘密武器”。车上配备有涡喷-7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一样能用在战斗机上。启动后,喷管会喷出高达540℃的热气流,瞬间产生推力高达2700公斤。这个力量有多大?打个比方,如果10米内有一辆小轿车,它会立刻被掀翻,更不用说将积雪轻松吹散了。
虽然功率强大,功能高效,但这个大家伙也有不好伺候的地方。它使用的是航空煤油,也就是飞机使用的燃料,并且消耗量非常大。运行一个多小时,就要消耗8吨航空煤油,与开飞机相差无几,足够从太原飞到上海。
作为一个大型机场,太原机场的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都很大,对于雪后作业能力是一个考验。王世雄表示,在过去,大雪天气可能会引起航班取消。现在,太原机场已经具备了“不停航除雪能力”,最多只需等待1小时,就能够实现跑道、联络道、机坪和滑行道的除雪工作,基本上不会对旅客的行程产生影响。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太原机场的工作人员和设备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静待冬雪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