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专家详解石油沥青及关键技术指标

    来源:产品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7-14 06:04:14    

  石油沥青是原油工艺流程中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氯仿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及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

  从元素组成上,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从组份分析,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是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还含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还含有蜡。沥青中的油分和树脂能浸润沥青质。沥青的结构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构成胶团。

  虽然目前对于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尚无定论,但是一般认为可以把沥青质分子看成是由若干个单元片所构成,每个单元片中含有一个芳环-环烷环系,分之中单元片之间由以碳原子为主的链连接。此类单元片的结构大体能用下图1所示的结构模式来表示。应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模式,并不是单元片实际的分子结构。

  针入度分级体系是由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闪点、溶解度、蜡含量、抗老化等指标构成,是一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整的体系;粘度体系主要考虑了沥青的高温性能,主要是由粘度、针入度、老化、延度和闪点组成;PG分级体系是美国联邦公路局研究的成果,是以气候分区确定沥青的应用限制范围。目前针入度评价体系是我国技术规范中采用的评价体系。

  由于我国石油应用的行业较为广泛,制定相应标准的部门包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产加工领域的石油化学工业部门、应用领域的交通部,采用的评价标准也因行业不同、用途不同而有差异。就以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为例,针对三种技术标准做了比较分析,汇总如下表所示。

  *:交通部JTG F40-2004中给出的是70号A等级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对比分析中Q/SHR 003-2000 与JTG F40-2004不难发现,Q/SHR 003-2000标准在部分指标上对要高于交通部标准,如15℃延度、蜡含量及质量损失等指标。交通部标准根据道路应用真实的情况加强了低温性能的指标要求,新增了10℃延度及60℃动力粘度检测指标,以及针入度指数。

  沥青的针入度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我国选择沥青标号的最主要依据。

  车辙的产生是路面破坏的起点,在车辙下凹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排除,就轻易造成水损害。车辙处积水还是行车的安全风险隐患,行车舒适性变差。所以车辙等高温稳定性破坏的后果严重,必须加以防止。在抵抗高温变形中,沥青起到重要的作用,SHRP研究表明沥青的性能提供了40%的抗车辙能力,所以准确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指标非常的关键。

  是人为选定的沥青由固态到液态度转变温度的范围中的一个条件粘度,同时也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一般来说,沥青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因此,软化点即是反映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的一项指标,又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我国乃至许多国家均把沥青软化点作为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软化点作为我国道路沥青最常用的三大指标之一,为一般技术人员所熟悉,数值表达也很直观,直接与表示路面发软变形的程度相关联,较高的软化点可以抵抗高温永久变形。

  是对流体流变特性的一种量度,反映流体发生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摩擦阻力的大小。粘度大的沥青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小的剪切变形,弹性恢复性能好,残留的永久性塑性变形小,其抵抗车辙的性能好。60℃粘度指标常作为反映沥青在盛夏季节耐热性的指标。粘度的测试方法比较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旋转粘度、标准粘度、恩式粘度等。目前我们采取了比较多的是旋转粘度,采用的是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来测试。旋转粘度是由淹没在沥青试样内转子的阻力力矩和转动的速率计算所得,旋转粘度本质上是剪应力与剪变率的比值,单位Pa•s。旋转粘度测定的是沥青的表观粘度。

  目前道路沥青的技术规范中,评价低温的指标是延度。脆点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表征沥青的低温性能。SHRP研究计划中提出两种评价指标,分别是BBR和DDT。

  延度是通过在规定的速度和温度下,拉伸标准试件的两端直到断裂的长度,用以表征沥青的延伸性。所谓延性是指收到外部作用力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力,用于衡量沥青的内聚力。沥青的延度与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紧密关联。一般而言,沥青延度越大,说明沥青柔性越好,在低温下开裂的风险就越小。

  沥青的感温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目前用来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主要有针入度指数PI值,针入度粘度指数PVN和复数模量指数GTS。目前纳入技术规范中的只有针入度指数。

  针入度粘度指数是麦克劳德提出的,用25℃的针入度和60℃的粘度计算出来的,见公式3 。对于PI和PVN两个指标哪个更能表征沥青的感温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北美和加拿大的学者们比较认可针入度粘度指数,而我国学者指出针入度粘度指数在表征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上存在弊端,与针入度指数PI值相冲突。

  在美国SHRP研究计划中,提出了复数模量指数,就是复数模量的双对数与温度的对数之间有线性关系,线性关系的斜率就作为复数模量指数,详见公式4。 由于复数模量的测试温度范围是28~76℃,可以表征沥青中温和高温区的感温性。

  下表给出了三个感温性指标的优缺点,其实将针入度指数和复数模量指数相结合可以轻松又有效的评价沥青的感温性,但是由于复数模量的测试采用的仪器弯曲梁流变仪,价格较贵,普及比较困难。

  抗老化指标也是表征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老化方法,第二种时室内模拟老化的方法。在自然老化方法中,主要有大气老化实验法和路用性能跟踪实验法。大气老化法就是将沥青放在一定的容器中,放在室外固定的位置经受风吹日晒,一段时间后对沥青来测试;路用沥青跟踪试验法就是将沥青铺建在道路上后,一段时间后从路面中取样,将沥青从石料表明分离出来后进行评价和测试。室内模拟沥青老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短期老化,有薄膜烘箱法(TFOT)和旋转薄膜烘箱法(RTFOT),模拟的是沥青和石料拌合过程中的老化程度,还有一种是长期老化,采用的是压力老化法(PAV),模拟的是在道路上使用10年后的沥青的老化程度。

  但是众多研究表明,两种试验的结果大体上是相当的,因此许多与沥青有关的标准中注明两种试验办法能够相互替代。

  目前压力老化容器试验(PAV)慢慢的变成了国内外公认的标准长期老化方法,并已经被许多国家推广采用。但压力老化容器试验(PAV)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考虑到了动态车载、氧、热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未涉及紫外光与氧的联合作用及水分对沥青性能及组分的影响。

  时,会使沥青变软,导致出现车辙;低温时,容易使沥青变脆,使得沥青路面出现开裂;同时蜡能够更好的降低沥青和石料之间的粘附性,使得沥青和石料发生剥离,此外,沥青中含有蜡的话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有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目前蜡含量的测试方法比较多,有裂解法、吸附法、硫化法、色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裂解法。裂解法测试沥青的蜡含量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且影响因素很多、主要过程是先在高温条件下蒸馏,将蜡蒸馏出来,在用无水和乙醇的混合液溶解后,在低温条件下让腊析出,在通过洗涤将析出蜡纯化,再用石油醚溶解将蜡从漏斗中洗脱下来,再通过蒸发和真空干燥等恒重得到腊的含量

  西南交通大学277.48万元采购ICP-AES,天平,搅拌器,紫外分析仪,表面张力仪,旋光仪,折光仪...

  睿科集团:直面“罐车混装食用油乱象“,科技守护,让食用油安全有据可依!

  聚焦怀柔科学仪器传感器技术发展,助推京津冀全产业链高端制造——专访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丛君状

  引领创新 为高新技术产业注入前进新动能——专访北京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兼董秘张阿斌


小九直播篮球CBA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小九直播篮球视频小程序

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版权所有©小九直播篮球-CBA视频 地址: 咨询电话:
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图片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